理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精神扶贫专题 > 理论 >

坚持现代文化引领 以精神扶贫促精准脱贫

来源:天水扶贫信息网 时间:2017-11-04 21:46:23 点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富民产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大力提升,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温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剩余贫困人口是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当前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造成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病、因灾,有的因子女上学,有的缺资金、缺技术,有的是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力,而有的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等。其实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是精神贫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精神动力缺失。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它使人意志消沉,产生“等、靠、要”依赖思想。要彻底摆脱贫困,必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在抓好物质帮扶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扶贫、精神脱贫,坚持现代文化引领,以精神扶贫促精准脱贫。
      一、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保守、陈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不强,脱贫致富的精气神不足。二是长期给钱给物的“救济式”扶贫滋生了贫困群众“等、靠、要”依赖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失,劳动技能欠缺、增收门路不宽,自身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三是贫困人口把握市场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主观上致富愿望迫切,但怕担风险、害怕失败,不敢闯、不敢试、不敢投资,自力更生发展致富动力弱,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四是贪图小利、小恩小惠“小农意识”依然严重,利益面前互不相让,出现了不符合精准扶贫和低保救助标准的农户人人争当贫困户、拿低保的现象,扶贫成了“唐僧肉、养懒汉”,“等着扶、躺着要”,靠穷吃穷,坐享其成,单纯依靠外界帮扶,依赖政策不愿脱贫。五是农村文化娱乐阵地作用发展不充分,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服务场所闲置、利用率不高;农村传统性文化生活像放电影、看大戏、扭秧歌、文化庙会等活动逐渐淡化,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常年在家的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广大村民参与群体性文化娱乐活动的热情不高。一些群众只注重挣钱,忽视了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六是农村文化娱乐形式单一,农民喜闻乐见、积极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产品较少,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虽然看电视、打扑克、玩手机、上网、跳广场舞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但看电视仍然是农民最主要的文化娱乐消遣方式,有些群众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往往以单纯的消遣娱乐为主,甚至有一些是文化垃圾节目,而对时政要闻、科教节目反而不感兴趣。七是个别乡村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放松了对广大农民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精神文明的教育和管理,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抬头,宗教活动频繁,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集体意识弱化,精神空虚、党的信仰丧失,目无组织纪律,懒、散、慢的不良习气盛行。
      二、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当前农村大部分群众生活条件好了,但一些人仍然感觉生活单调、精神空虚,过得不充实。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强,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求参与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要求。二是希望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流动舞台、乡村电影放映队能够经常深入农村开展服务和演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渴望广泛开展群众性农村文体活动,希望组建村级文化娱乐自乐班、秧歌队、篮球队等,每逢节日,利用乡村舞台、文化广场,农民自编自演节目,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使农民受到了教育。四是希望加大对广大农民爱国主义、富民惠民政策、乡风道德、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宣传培训和教育管理,开阔眼界、转变思想观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致富本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精神扶贫的对策和建议
      在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应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并举,励志与脱贫并重,“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在抓好基础条件改善、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建设的同时,坚持把现代文化引领、精神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性因素,将扶贫攻坚的过程作为争取和凝聚人心的有效途径,通过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和思想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进步思想,用现代文化武装广大群众的头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更加注重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但给贫困户必需的项目、资金和技术扶持,还要教育他们:人穷不能志短,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摒弃“等靠要”和消极思想,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救济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只有精神扶贫才能从根子彻底斩断“穷”根。
      (一)强化扶贫舆论宣传,营造“我信脱贫”的氛围。一是广泛开展政策大宣讲活动,实行观念扶贫。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和发放资料、现场咨询、开辟扶贫专栏、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扶贫政策和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致富信心,励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户成为“政策明白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真扶贫、扶真贫”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进而从思想和行动上主动支持配合扶贫开发工作。二是持续抓好村务政务公开,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督促贫困村及时公开精准扶贫到村到户项目、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公开贫困户识别认定和脱贫退出标准、评选依据以及贫困户最终确定和脱贫退出情况,及时公开村级财务管理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消除群众“扶贫资金可能被截留挪用”等担忧。三是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管道滴管”作用,真帮实扶。要摒弃开展帮扶仅限于给一点现金、买两袋化肥、申请个低保等给钱给物的“救济式”扶贫错误思想,工作队员要进村入户面对面与群众交心谈心,宣传扶贫政策,了解贫困原因,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措施,真心实意为群众出实招、解难题,一步步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把开展扶贫从解决群众的一时之需,转变到统筹全局、长远打算上来,让群众感受到扶贫不是“走过场”或是“干部作秀”,而是“真扶贫”“扶真贫”。
      (二)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我要脱贫”的自觉。一是用乡贤文化激励人。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最有说服力,是最接地气的“乡土教材”。在精神扶贫过程中,要充分发掘乡贤文化,大力宣传乡贤扶贫典型事迹,用群众身边看得见、口碑好、信得过、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和乡贤明白人,激励群众向身边的乡贤、能人学习,传递信息、传授技术、扶贫帮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形成“一个能人带动一片”的榜样效应。二是用脱贫先进典型鼓舞人。通过评选表彰一批 “致富带头人”、“五好家庭”、“道德模范户”、“好婆婆”、“好媳妇”,建立村级好人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多途径、多形式地对不怕困难、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脱贫农户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浓厚舆论氛围,引导村民向先进学习,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是用优秀现代文化感召人。依托流动舞台、乡村电影放映队、村级文化自乐班等,通过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以优秀作品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感召人、教育人、鼓舞人,激发群众“人穷志不穷”的创业热情,培育“感恩、互助、奋进”的农村文化,激励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尽快脱贫摘帽,推动双联村精神文明建设,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三)全面推进人才智力扶贫,坚定“我能脱贫”的信心。一是加强农民知识技术培训。按照“要富口袋先富脑袋”的思路,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贫困人口,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加大种养、加工、服务等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外出就业意愿强烈、劳动技能欠缺的贫困户提供劳务信息、联系用工单位、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推进适用技术成果、科技特派员、先进农技等进入贫困村户,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贫困人口通过培训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的效果。二是持续加强教育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投入,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健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落实“雨露计划”和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上得起学,帮助群众提高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扶贫。“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要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且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到贫困村工作,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坚持因户因人施策,量身定制脱贫措施。突出问题导向,不断创新扶贫方式,继续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促进贫困人口“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施策,从教育、医疗、产业发展和基础条件改善等方面入手,尊重群众意愿能力,量身定制脱贫措施,全力推进“七个一批”工程,大力扶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多元产业,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推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将贫困户、企业、市场联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共同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确保贫困户有所依、有所养。(麦积区扶贫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