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精神扶贫专题 > 理论 >

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对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理解

来源:宣讲家网 时间:2017-11-15 20:41:00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到2020年还有不到4年时间,平均每年需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人,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应询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说,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困难和问题肯定不少。对于什么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各地千差万别、情况不一,见仁见智,但就全国总体而言,解决精神匮乏比解决物质匮乏难,解决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习俗比解决贫穷难。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

      坚持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相结合“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战略重点。他要求,扶贫工作要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建立有内生动力、有活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稍加分析便会发现,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

      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人穷志短,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经验表明,只要注重帮助贫困人口充分认清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拿出敢想敢干的闯劲和锲而不舍的韧劲,就没闯不过去的“火焰山”。做好精神扶贫工作,要立足扶贫对象自身,坚持扶志与扶贫紧密结合,通过政策宣讲、思想动员、典型示范等各种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打好精神脱贫“组合拳”。尤其是要突出先治愚再治穷,率先解决好“思想脱贫”上的问题,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陈旧陋习,实现从“要我脱贫”的被动状态向“我要脱贫”的强烈愿望转变;使“等靠要”转为“主动出击”。重塑贫困农民的精神世界,真正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自立自强奔向致富路。要重视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意愿与诉求,防止越俎代庖式的帮扶,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也只有“精神脱贫”,才不会“再返贫”,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之措、明智之举。

      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教育,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重要战略体现。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其中,“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对未来几年乡村教育发展做出纲领性指导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先后组织实施了20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贫全方位覆盖,为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实际情况上看,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既要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也要重视搞好职业教育、农业科普培训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大力支持贫困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让广大农民及时了解掌握最新农业科技,使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脱贫技能得到改善和提高,这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是斩断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也是脱贫致富之根本所在。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重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重在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重要战略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坚持民族和区域相统筹,重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重在促进贫困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发展。”面对农村的贫困局面,通过政策资金扶持、社会保障等及时“输血”,缓解“病情”,解决好“燃眉之急”,这是政府应有的最基本底线思维。可是“输血”毕竟是一种暂时性的治疗措施,要根治“贫血”,必须从激发农村的“造血”功能入手,将造血与输血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实行精准化、针对化、差异化脱贫。

      给钱给物,不如建好党支部。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创建一批带领致富党支部,培养一批脱贫致富带头人,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激励群众主动脱贫;要因地制宜,立足农村自然资源和地方民族特色,念好“山字经”,唱好“田园戏”,打好“畜牧牌”,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打造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专家”、“土秀才”,通过“排头兵”带动农村脱贫工作整体向前推进;要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推进民居、道路、水电、网络、文娱设施场地等基础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坚持外在输血和内在造血相结合,剔除“贫困细胞”,拔掉“贫根”,根治“贫病”,脱贫摘帽才指日可待。

      坚持就业与产业相结合鼓励创业,扩大就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重要战略路径。他在河北、贵州调研时特别强调: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要依靠产业带动和必要的政策激励,鼓励创业、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通过推进就业创业,发展社会事业,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

      从农村脱贫实践看,实施劳务输出,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发展劳务经济,这是一条成功的脱贫致富经验。同时,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扶贫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觑。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紧紧扭住产业扶贫这一根本路径不放。实践证明,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依靠内生动力,吸引劳动力回流,带动群众发展壮大乡村产业。一些脱贫村正是由于根据自身自然条件、要素禀赋、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市场变化特点,围绕产业扶贫和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创建特色农业、资源型工业、民族和边关旅游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提高了扶贫开发质量和效益,逐渐走上了一条稳定的发展之路。

      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打通交通、网络、信息、技术的瓶颈,建设乡村创客基地,吸引资本和人才下乡服务“三农”,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基础;要抓好产业项目开发,培育贫困群众增收的新增长点。鼓励和扶持经营主体、贫困户组建合作社发展生产,不断完善“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与扶贫开发有效对接,引导贫困农户进入产业链条;要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贫困户申请扶贫小额信贷,只要是好的产业项目和生产项目,就可以凭借授信获得农信社的定额信用贷款;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完善政策制度,坚持从战略制定、要素提升、健全机制等方面进行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

      坚持自愿参保与财政兜底相结合促进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的重要战略着眼点。他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实打实地做,循序渐进地推。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病倒一个人,塌下一个家”,这是很多贫困地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导致农民陷入贫穷深渊的一个“死穴”。国务院建档立卡数据显示,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比例从2015年的42%上升到2016年的44%,医疗支出负担重。目前,全国还有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553万户、734万人。那么,如何破解“因病致贫”难题?从总体上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体现一人生病千家助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好政策,“农民出小头,政府出大头,生病有靠头”的特征也进一步显现。但是仅靠这一制度还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国家要把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和部分癌症等大病作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的病种,进行集中救治。对地方病和慢性病患者,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农村贫困人口。要提高新农合对贫困人口住院的报销比例,大病保险要对贫困人口在起付线、报销比例、报销封顶线上给予倾斜,并简化报销手续流程。要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到救助范围。对医疗费用负担重的重病患者,实行财政兜底保障,托住因病致贫的天。要采取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城乡协作、财政支持等措施办法,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屯卫生室建设,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治疗水平,改善农民就医条件,解决就地就近治疗难题,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真正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齐心协力路途广,共同富裕天地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只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大战略,坚持在结合渗透中求作为、谋发展,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才会实效倍增,造福民众。(徐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