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 情绪与健康 施慎逊 主 讲(视 频)
提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心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吃饭睡觉是我们生理功能的一部分,是维持生命的需要。喜怒哀乐是我们心理功能的一部分,是维持情绪的需要。这些功能中任一功能的过度、失调或异常,都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不利和危险。本次讲座给听众们解答情绪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施慎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三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顾问。
2月8日 非遗花儿在网络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段兴华 主 讲(现场讲座)
提 要:习总书记说过对传统文化,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传承守正创新。本讲座对世界非遗花儿进行一个历史脉络的梳理。对花儿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来的状态以及在当代网络时代如何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一个思考和探索。
段兴华:中国民主同盟会甘肃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优酷综艺《中国潮音》嘉宾,国家二级演员,音乐剧《花儿与少年》男主角,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网易云音乐音乐人训练班「明星导师」,《中国好声音》陕西、甘肃赛区总决赛评委,奔流新闻「我们这十年百人群像」入选人物。
2月15日 中医药在女性健康调治中的优势与特色 毛海燕 主 讲(现场讲座)
提 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女性往往身兼数职,在家庭与社会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也正因如此,女性朋友们的健康常常容易被忽视。本次讲座,我们就专门聚焦女性健康这个重要的话题,介绍中医药在女性健康调治领域的独特优势与特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针对病症用药,而是从整体出发,综合考量经、孕、产、乳等特殊生理阶段与脏腑、经络、气血的紧密联系,为每一位女性量身定制专属的调理方案。
毛海燕:甘肃省人民医院中医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中西医结合妇科生殖专委会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针灸学会针灸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批甘肃省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省级继承人、甘肃省人民医院人才库第二层次人才。甘肃省名中医陈国廉主任、武权生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孟河京派(颜系)全国第三批学术经验继承人张冰教授学术传承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目前在研课题4项,发表论文20余篇。
2月22日 “陇右唐诗之路”尽显守边壮歌“金石声” 杨晓霭 主 讲(现场讲座)
提 要:唐太宗立国,分全国为十道,陇右道所辖差不多与《资治通鉴》所记“自开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的广袤大地相始终。8世纪中叶河陇沦陷之前,亲涉陇右有诗传世的知名诗人即有骆宾王、陈子昂、苏绾、苏味道、崔融、郭震、乔知之、王无競、李昂、王之涣、王昌龄、王维、高适、杜甫、岑参等等,正是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诗人,西往东来走出了一条“陇右唐诗之路”,为后世留下了永不消失的“金石声”。而他们度陇向西,人人怀着建功立业的梦想,个个抱着保卫边疆的壮志,从而使这条“唐诗之路”,洒满了大丈夫勇气,满载着舍身报国的精神。
杨晓霭:兰州理工大学二级教授,硕博士生导师,曾任文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甘肃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唐宋诗词、国际学生汉语文化教学与研究等工作,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撰写及校笺、参编等著作共18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博士后基金等项目4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获“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负责人”“从事来华留学教育20年荣警工作者”“三育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公益讲座 免费入场
主 办:甘肃省图书馆 甘肃省社科联
时 间:每周六上午9:30
地 点:甘肃省图书馆西区多功能厅 (西区B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