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方网站!

时政聚焦

省内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时政聚焦 > 省内要闻 >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中国甘肃网 时间:2017-11-16 21:13:28 点击:

甘政办发〔2017〕17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

  《甘肃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实施方案》已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报教育部备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0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实施方案

  为深化我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实施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焦教育改革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总体目标

  到2019年,基本形成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足当前与面向未来相结合。立足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现有基础,深刻把握新常态下教育发展新特点、新趋势,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以前瞻思维谋划改革,确保教育改革发展有效推进。

  (二)坚持积极创新与稳妥推进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因地制宜推进改革,着力破解改革难题。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稳步实施改革,确保教育综合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推进。

  (三)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改革路径,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兼顾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重点事项,尽快取得改革成果。

  (四)坚持顶层设计与创新探索相结合。强化省级整体规划、前瞻布局和组织协调,加强各项改革和政策的衔接,统筹谋划改革任务和路径措施,充分发挥地方、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各地各校主动探索、积极试验、大胆突破。

  四、重点改革事项

  (一)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机制。

  1.改革任务。建立政府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教育精准扶贫保障体系和学生资助保障体系,促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确保贫困地区群众公平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2.改革举措。

  (1)积极争取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国家部委的支持,努力推动甘肃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为主战场,统筹插花型贫困县,聚焦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程度较深地区的薄弱学校、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创新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共同推进我省教育精准扶贫。

  (2)健全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完善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为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实提供依据。聚焦贫困群众的困难与问题,按照“一市一方案”、“一县一清单”、“一户一对策”,努力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生、留守儿童等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革命老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及时监测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政策施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完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保障体系。

  (3)健全完善学生资助保障体系。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减免(补助)全省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具有甘肃户籍的3—6岁在园幼儿保教费。按照每生每学年2000元的标准,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在籍的一至三年级全日制在校生学费。为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贫困家庭学生每学年发放2000元中职助学金。按现行普通高中收费标准,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对在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标准执行,民办学校学杂费标准高于补助的部分,学校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学生收取。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就读的58个贫困县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照每年5000元标准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为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研究生提供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12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4)健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推动学前教育资源向行政村延伸,提高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加快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规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通过精准招聘和转岗调配,着力破解师资结构性短缺矛盾。

  (5)创新贫困地区办学体制机制。开展义务教育学段改革,因地制宜试行“三六”学段或“四五”学段,确保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建立公益性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推行县域内教师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广义务教育教师走教、支教等模式,建立教师动态调节机制,实行一师多校,实现学生不动教师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预期成效。理顺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乡村学校和幼儿园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主动服务精准扶贫的能力持续提升,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接受从幼儿园到高职有质量的免费教育,甘肃“因学致贫”家庭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比例由2015年的13%降至2018年的5%以下,基本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深化学校体育美育改革。

  1.改革任务。统筹学校体育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整合各类体育美育资源,建立学校与社会互动机制。改进评价体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2.改革措施。

  (1)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督促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体育美育课程。高等院校开好体育美育必修课或选修课。挖掘地域体育美育资源,开发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等学校体育美育课程。

  (2)完善学生考试评价办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美育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完善中考体育考试制度,探索中考美育考试工作,建立体育美育课过程性评价办法,规范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3)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美育发展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服务学校体育美育教学、训练、竞赛和艺术展演等活动。鼓励市州建设学生艺术展演基地。加强体育美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成立高校体育美育教学联盟,建立高校服务中小学体育美育机制。积极创建体育援教联盟,鼓励专业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定期组织教练员、运动员进院校指导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吸引退役优秀运动员从事体育教育,缓解体育教师不足问题。充分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组建美育援教联盟。推进实施“六个一批”工程,即通过“在职美育教师归岗一批,自然减员空编补充一批,走教流动扩展一批,非美育学科富余教师培训转(兼)岗一批,联合高校及社会艺术人才兼任一批,数字化美育课程代替一批”,切实弥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教师不足的突出短板。

  (4)建立质量监测和评价考核机制。由省级教育督导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学校体育美育质量监测,各地要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体育美育质量进行自我监测。将体育美育纳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体系,将体育美育作为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体育美育课程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3.预期成效。全省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体育美育课程,课时、活动和质量得到保证。体育美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素质显著提升。

  (三)改革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1.改革任务。构建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均衡配置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探索符合实际的农村幼儿园管理运行机制;破解农村学前教育学位与师资短缺的难题。

  2.改革措施。

  (1)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科学规划、精准布点,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依托农村现有中小学富余校舍改造建设幼儿园,采取名园办分园、县乡园办分园、强园帮弱园、合作办园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指导作用,构建覆盖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扶持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和扶持机制,落实土地、建设、税收、水电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3)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县市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市、县两级要严格落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或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落实和完善在园幼儿免补保教费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资助力度。

  (4)破解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短缺难题。按照甘肃省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本着适应需要、从严掌握、逐步到位的原则,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多渠道补充机制,通过招聘、转岗、支教等多种方式补充幼儿园教师。积极争取将我省农村幼儿教师纳入国家特岗教师计划实施范围,每年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积极引导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到幼儿园任教。加大“三区”支教、巡回支教和大学生顶岗支教实施力度,每年选派支教的园长、教师、大学生和志愿者累计不少于2000名。深化学前师资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完善“3+2”、“3+4”和“五年一贯制”师范生培养模式。

  3.预期成效。实现全省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目标,办园条件显著改善,师资队伍切实加强,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管理机制更加完备,保教质量全面提升,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93%。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有效解放农村劳动力,学前教育服务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1.改革任务。建立有利于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优质资源的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弥补优秀教师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改革措施。

  (1)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推动作用,依托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以网络空间、“三种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为支撑,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的变革与创新。

  (2)提高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班班通”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和学生人人注册使用教学空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增加优质在线网络教学资源的供给量,通过网上传授方法、解答疑难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网络研修、指导学生等活动,实现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转变。

  (3)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快乐学、自主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建成千所“德育示范校”、千所“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千所“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千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千所“绿色学校”等5个千所示范校,引领全省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融合发展。

  3.预期成效。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明显转变,信息技术和优质资源在中小学广泛应用,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五)推进农村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1.改革任务。健全教师聘用、评价、激励、退出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管理机制。

  2.改革措施。

  (1)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总额内,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县属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岗位设置、教师聘用等方面的统筹管理,建立编制随着学生走的教师流动机制,扩大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调配权。

  (2)完善优秀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任教制度。对农村偏远地区教师在绩效工资、评优选先、荣誉制度、住房保障、医疗健康等方面予以倾斜。用足用活乡镇工作补贴政策,探索按照工作条件艰苦程度和乡镇位置远、中、近实行差异化补贴标准,逐步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比例,向乡村学校倾斜。

  (3)完善农村教师精准补充和退出机制。按照“统筹规划、统一选拔、严格标准、精准招聘、优中选优”的原则,开展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招聘工作,着力破解结构性矛盾,补足配齐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为乡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精准招聘“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的教师。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确保一定比例的骨干教师到村小和教学点任教。鼓励优秀退休教师、研究生支教团到基层学校支教。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对定期注册不合格的在岗教师调整出教学岗位。

  3.预期成效。县域教师管理制度更加科学,教师补充、交流和退出实现制度化,建立起有利于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教师补充、专业发展机制,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矛盾得到缓解,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1.改革任务。推进教育部、省政府共建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构建符合我省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2.改革措施。

  (1)完善职业教育保障机制。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经费投入制度。全面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和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

  (2)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为重点,紧密对接全省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规模化、集中化打造职业教育发展核心区和人才培养聚集地,创造良好的实习就业环境,增强培养实效。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前校后厂、校企合一,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动校企共建一批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动“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支持省内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院校开展一对一合作交流。将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纳入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范围,在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立适应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实训基地,着力打造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区,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机制。

  3.预期成效。职业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明显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七)深化高校综合改革。

  1.改革任务。改革高校用人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优质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改革措施。

  (1)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宏观指导,弱化前置审批,强化事后备案,探索实行编制备案制。推进高校职员制改革,除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岗位级别确定权外,将岗位设置权、公开招聘权、职称评审权、绩效工资分配权等人事管理权限下放给高校。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省内高校积极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制,推进省校合作、对口支援高校面向甘肃高校开放优质教学资源。支持省属高校引进国内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鼓励高校探索“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

  (3)建立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的保障机制。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高校专业综合评价,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专业预警、退出及监管机制。重点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建立财政投入和学科建设绩效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管理改革,强化教育拨款与社会贡献相衔接的机制。完善向高校派驻财务总监制度,强化内控机制建设,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4)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分别建立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主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职称晋升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与贡献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对在科学研究方面成绩特别突出或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可不受资历限制,直接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充分发挥高校在全省创新体系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强高校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平台与产业化基地,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协同创新团队。

  3.预期成效。破除束缚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为高校松绑减负,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抓好全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落实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改革重大问题,建立有利于推进改革的运行机制。各市州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把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重点,确保教育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各县市区政府要把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政策措施。高等学校要把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作为高校综合改革重要抓手,力争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二)凝聚改革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研究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形成务实高效的改革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协调,促进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创新。在重点推进的改革项目实施前,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改革实施中,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保障改革经费。为确保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顺利实施,省财政要加大对教育综合改革投入,提高保障水平,促进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以改革促公平,以改革提质量,确保重点推进的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改革经验在西部地区可复制可推广。

  (四)建立激励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支持鼓励承担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试点学校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研究制定改革试点转示范的办法,加大先进典型推广力度,对积极参与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和学校,在资源配置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五)营造良好氛围。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重点事项,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的理念、意义、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让人民群众既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又认识到改革的渐进性、复杂性,使全社会更好地理解、支持、参与教育综合改革重点推进事项。